石嘴山市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東、北、西三面與內蒙古自治區毗鄰,南與銀川市接壤,因賀蘭山與黃河交匯處“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1960年設市,下轄大武口區、惠農區和平羅縣,總面積5310平方公里,總人口75.3萬,其中城鎮人口占79.55%。先后被列為首批全國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全國首批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城市等,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工作連續3年被國家發改委通報表揚,是全國4市之一、西北地區唯一的連續三年被表揚的城市。2022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93.34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0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8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18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65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支出增幅、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絕對額均位居全區第一。
基礎厚實、轉型蝶變的工業城市。是“一五”時期全國十大煤炭工業基地之一和“三線”建設的重要城市,被譽為寧夏工業的“搖籃”?,F有石嘴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石嘴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寧夏平羅工業園區3個開發區。電力資源豐富,工業配套能力強,是全區工業門類最多的地市。近年來,圍繞建設產業轉型示范市目標定位,“六新六特六優”產業加速發展,形成了集群發展格局。東方希望、江蘇潤陽、江蘇陽光等國內光伏巨頭均投資過百億元布局光伏全產業,光伏輕質面板、光伏支架等形成配套,打造全國重要的光伏全產業鏈制造基地。中色東方領軍國內鉭鈮鈹產業,位居世界鉭業三強,鉭絲、鉭粉產量分別占世界市場的60%、30%,打造國內重要的新型材料生產研發基地。天地奔牛等煤機裝備企業占有國內重要地位,恒力鋼絲繩、維爾鑄造等企業全球知名,大飛機輪胎、高鐵枕梁、超長智能采煤輸送機等科技成果打破國外壟斷,打造全國重要的先進裝備制造基地。巴斯夫杉杉、貝特瑞、海星股份等世界500強或國內行業龍頭投資建設鋰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電極箔等生產基地,打造全國重要的鋰電池全產業鏈生產基地。氰胺產量占全球85%以上,ADC發泡劑、水合肼占國際國內市場80%以上,浙江巨孚、廣東冠能等行業龍頭合作發展氟材料、BDO等化工新材料,成為“世界氰胺之都”和國內特色現代化工產業基地。文化旅游、健康養老、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數字經濟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加快壯大,成為寧北蒙西現代物流區域中心、西北獨具特色的康養休閑城市和全國有影響力的工業旅游城市。牛奶、枸杞、牛羊肉、葡萄酒等現代農業特色發展,建成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是全國高端奶之鄉、富硒農業產區、蔬菜制種基地、脫水菜生產基地,“珍硒石嘴山”區域公用品牌成為享譽市場的金字招牌。
五湖四海、開放包容的移民城市。建市前后,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萬建設者匯聚石嘴山,鑄就了開放包容、海納百川的城市品格。地處寧東、蒙西兩個國家千億噸級煤田之間,是呼包銀蘭經濟帶、寧夏沿黃經濟區、寧蒙陜烏金三角經濟區的重要節點城市。距銀川河東機場100公里,包蘭鐵路、京藏高速、烏瑪高速、109國道、110國道等貫穿全境,被列為全國179個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66個區域流通節點城市之一。擁有寧夏唯一的陸港經濟區,惠農陸路口岸、石嘴山保稅物流中心(B型)與天津港、曹妃甸港等互利合作,實現公鐵聯運、通江達海。屬于寧夏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重要組成,是寧夏第二大外貿城市,石嘴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石嘴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獲評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平羅縣28項國家級農村改革試點多次創造全國經驗,獲評全國首個集成農村改革試點縣,排污權、用水權、土地權、山林權、用能權、碳排放權“六權”改革走在全區前列。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連續四年在全區營商環境評價中名列前茅,獲得廣大投資者的一致好評,是前景廣闊、充滿活力的投資興業佳地。
山水交織、綠色發展的美麗城市。黃河穿東過,西依賀蘭山,是塞上江南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既有賀蘭山巖畫、古長城、北武當壽佛寺、玉皇閣、田州塔等人文古跡,也有許多馳名中外的風景名勝,“塞上靈秀地、魅力石嘴山”文旅品牌唱響全國。融江南水鄉與大漠風光于一體的全國首批5A級旅游景區——沙湖,是中國35個王牌景點和中國十大魅力濕地之一。星海湖是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濕地公園和全國首批中國文化旅游新地標,華夏奇石山獲評全國觀賞石博覽基地。大武口生態工業旅游休閑集聚區是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石炭井文旅影視小鎮吸引《萬里歸途》《山海情》等40余部影視劇組取景拍攝,成為中國現實主義題材影視拍攝基地。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顯著,榮獲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獎,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團結和諧、民生幸福的文明城市。石嘴山歷史悠久,秦朝時設渾懷障,西漢時設置第一個行政建制——廉縣。悠久的地域歷史和建市以來的移民建設史,造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也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繁榮發展。全市現有漢、回、蒙、滿等41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75.63%,回族占23.45%,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各民族共享五湖四海一家親,實現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示范縣(區)全覆蓋,形成“賀蘭山下石榴紅”靚麗品牌。城市發展日新月異,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全國教育優先發展示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五星級慈善城市,被命名為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
新時代新征程,石嘴山市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錨定建設產業轉型示范市目標,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市、工業轉型樣板市、鄉村振興特色市、宜居宜業幸福市、改革開放創新市、社會治理和諧市,努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排頭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石嘴山。